附件
四川省2010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要点
一、基础性工作
(一)慢病社区综合防治。
1. 全省人群建档和慢病管理:按照卫生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评估指标要求,全省各市(州)在既往开展慢病健康档案建立的基础上,继续按照卫生部《慢病管理业务信息技术规范》(2008版)要求,加强人群重点慢病(高血压、糖尿病、精神卫生等)健康档案的建立和随访管理工作,逐步增加管理病人的数量。人群基本健康档案的建档辖区(县)覆盖率100%,人口覆盖率30%;慢性病病人(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精神疾病)规范管理辖区(县)覆盖率100%,慢性病人规范管理率60%。有条件的地区采用电子化信息档案,无条件的地区采用纸质档案管理。
2.省级慢病综合防治点:成都市武侯区、青羊区、龙泉驿区,攀枝花市东区,绵阳市涪城区,德阳市旌阳区,苍溪县月山乡在原示范社区工作基础上,应进一步扩大示范社区的范围,除按上述人群建档和慢病管理指标要求外,应使用卫生部慢病管理工具或其他电子化信息管理工具进行人群的分类管理,开展慢病病人的自我管理和病人管理效果评估,积极开展“健康一二一”等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相关活动。
各市(州)及综合防治点每月、每季度进行健康档案建档和慢病管理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汇总,分别在1、4、7、10月的15日前按要求上报上一季度报表和累计报表。
(二)死亡病例监测网络直报。
根据《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规范》,开展人群死亡病例监测网络直报工作。包括:
1.全省所有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
2.全省部分县、市全人群死亡监测。
(1)10个卫生部死因统计调查点(全人群):成都市8区(6城区及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双流县、金堂县、彭州市、自贡市市辖区、富顺县、荣县、阆中市、盐亭县、什邡市。
(2)8个全国综合疾病监测点(全人群):成都市青羊区、彭州市、攀枝花市仁和区、资中县、西充县、汉源县、康定县、越西县。
(3)2个中国疾控中心死因网络直报试点县(全人群,试点到乡村):攀枝花市盐边县、绵阳市涪城区。
(4)23个全省综合疾病监测点(全人群):资中县、西充县、汉源县、成都市青羊区、崇州市、自贡市贡井区、广汉市、巴州区、什邡市、双流县、渠县、绵竹市、大竹县、邛崃市、峨眉山市、马尔康县、宜宾县、三台县、都江堰市、广元市中区、富顺县、西昌市、攀枝花市东区。
(5) 国家死亡网络直报试点县区:成都市所辖全部县和区。
各市(州)及监测点每月、每季度进行报告质量分析、通报并及时上报分析结果; 报告及时率、审核及时率、审核率、根本死因正确率等主要指标应达到工作规范要求。
(三)伤害哨点医院监测。
按照国家和省级方案继续在成都市青羊区、攀枝花市米易县的6个哨点医院开展伤害病例的监测与报告,各哨点医院和辖区疾控中心要加强对监测卡片的审核和报告质量的控制,及时录入报告卡片,加强检查和督导,避免和减少漏报,辖区疾控中心应按时上报监测数据库,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提出近期的干预重点。
(四)成人危险因素监测。
根据国家方案在成都市青羊区、彭州市、攀枝花市仁和区、资中县、西充县、汉源县、康定县、越西县开展成人危险因素监测。
二、项目工作
(一)慢性病综合干预控制。
继续在成都市武侯区、青羊区开展慢性病综合干预控制--“维持健康体重和控制血压”关键技术项目,重点是:以控制慢病危险因素为核心内容的人群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以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为切入点,提高人群慢病知识知晓率和自我保健意识;开展慢病危险因素监测,掌握慢病危险因素流行水平及变化趋势;对已建档居民按照项目方案定期开展一般人群、高危人群随访和生活方式干预、高血压规范化管理。辖区疾控中心应按2010年上级对项目的要求制定实施计划,组织本地区项目的实施和督导,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每月按时上报项目实施情况,每两月督导一次,及时上报督导报告、项目半年和年度工作总结。
(二)中国农村地区癫痫防治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
继续在都江堰市、绵阳市游仙区、西充县、三台县、犍为县、绵竹市、安岳县开展中国农村地区癫痫防治管理项目。
继续在成都市金牛区、绵阳市游仙区以及自贡市自井区、南充市嘉陵区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
按照国家和省级实施方案,各项目点要制定工作实施计划,组织开展癫痫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筛查、治疗、随访、管理,按时完成资料审核录入及上报和半年、年终工作总结。
(三)肿瘤随访登记。
在成都市青羊区,攀枝花仁和区,绵阳市盐亭县,自贡市自流井区,达州市大竹县、乐山市中区共6个项目点,在约370万人口中继续开展肿瘤登记工作。
各点按照国家及省级方案,制定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并开展新发肿瘤病例的收集和随访工作,定期督导,按时完成资料审核、录入,并上报数据和年度工作总结。
(四)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
在乐山市五通桥区、绵阳市涪城区和泸州市泸县建立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网络,对项目地区的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完成窝沟封闭牙数2.4万(乐山市五通桥区0.7万、绵阳市涪城区0.7万、泸州市泸县1万)。
(五)地震灾区心理援助。
建立、完善灾后心理卫生服务网络,探索全省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法和运行机制。在39个地震灾区县开展大众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对15800名高危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为5900名一线救灾干部提供心理保健培训,并对其中2450名干部进行心理减压疏导,对2888名社区/乡镇医生开展心理卫生知识培训,加强21个非对口支援受灾县的县级心理干预专科能力建设。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卫办疾控函『2009』1088号和卫生厅川卫办发『2010』5号文要求,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按季度报告地震灾区心理援助工作数据报表。
(六)国家重大公共卫生农村乳腺癌筛查。
继续在乐山市中区、攀枝花仁和区、绵阳涪城区、自贡沿滩区、达州达县、巴中巴州区、资阳简阳县开展农村乳腺癌筛查项目,各项目点相关单位、疾控中心按国家和省卫生厅要求开展项目工作。
(七)中国成人慢病前瞻性研究(KSCDC)。
彭州市疾控中心继续实施中国成人慢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开展人群监测工作,完成年度工作总结。
三、慢病健康教育和宣传
(一)“健康一二一”:2010年广元市、泸州市、乐山市、南充市、内江市、资阳市、遂宁市、眉山市、巴中市等9个市要组织开展“健康一二一”示范行动,同时,以市为单位,在30%以上的县区开展“健康一二一”示范行动,并在年底将建立和开展示范区数目、开展“健康一二一”前、后居民对合理膳食和身体活动知识的知晓率、采用合理膳食指导工具及主动参加锻炼的人数比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知识问卷调查、督导评估情况以及图片、录像、传媒报道、文字材料等总结上报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办公室(省疾控中心慢病所)。
(二)慢病宣传日:各市(州)、县(市、区)疾控中心应以慢病相关宣传日为主线,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及社区教育等多种形式对重点慢病防治进行广泛深入宣传,并发放慢病防治宣传资料。
四、指导和督导
各市(州)疾控中心要指导各区县开展慢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各级疾控中心应按照相应工作规范和质量控制方案开展督导和质量控制。省疾控中心将组织开展对以上工作和项目的督导、指导、考核和评估。
五、培训
省疾控中心将举办5个培训班:四川省死亡网络直报技术培训班;慢病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培训班(分片区,预计三期);四川省农村地区癫痫防治管理项目培训班;慢性病综合干预项目培训班;四川省肿瘤随访登记项目培训班。